马云又说对了?不出意外的话,2025年房地产或将迎来重大转变

发布日期:2025-10-18 15:44    点击次数:82

2017年,马云说未来房子会像葱一样,当时不少人觉得是玩笑,毕竟那时候房企还在抢地王,售楼处排着长队。

可到了2025年再回头看,才发现他精准踩中了行业的转折点,那些靠高杠杆、高周转疯狂扩张的玩法彻底失效,楼市正朝着他说的回归居住本质方向走。

2025年这波转变不是突然来的,从去年9月中央提严控增量、优化存量开始,政策效应慢慢显出来了。

现在行业里的变化,每一点都能和马云当年的判断对上号,普通人买房、租房都得跟着调整思路。

第一个转变,新房不会再乱建了,供需慢慢能平衡

马云当年就说过,房子不是建得越多越好,得看人到底需要多少,现在政策直接把这条落地了,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,干脆暂停供地,18到36个月的,得先盘活存量才能新增。

2025年全国住宅用地供应量直接降了20%,二线城市降了30%,房企也学乖了,不再盲目拿地,1-8月房屋新开工面积跌了20%。

这么一调整,效果很明显,待售面积连续6个月下降,以前那种造出来就不愁卖的时代彻底结束了。

对普通人来说,这意味着买房不用抢了,以前开发商捂盘惜售,现在不少项目得靠品质吸引客户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市场更加理性,房价不会再被新增供应乱带节奏,像2018年那种地王频出推高房价的情况,以后很难见到了。

第二个转变,好房子越来越值钱,差房子没人要

马云早提过房子是用来住的,现在市场真的分化明显,不是所有房子都能保值,只有品质过硬的才抗跌。

这两年房企都在往好房子上转,龙湖搞了本《好房子白皮书》,强调舒适、智慧这些点,重庆那个两江御湖境项目,三个月卖了近20亿。

反倒是那些没配套、户型差的刚需盘,去化越来越难,三四线城市不少老小区,挂牌半年都没买家。

有了好房子的标准,现在一二线城市好房子的租金回报率回升到2%-3%,快赶上房贷利率了。

以前买房只看地段,现在得看户型、物业、绿化,这些居住属性才是真刚需。

有个做房产中介的朋友说,今年成交的二手房里,次新改善房占比第一次超过了老破小,这就是最实在的转变。

第三个转变,房企不拼开发了,开始靠运营赚钱

马云当年批评房企只懂盖房不懂服务,现在头部房企全在改路子,从开发商变成运营商。

华润置地可以说走在最前沿,上半年经营性收入占了总营收的21.7%,利润贡献超过一半,这些收入来自商场、写字楼的运营,比卖房稳多了。

他们不光是要盖房子,主要还得在服务上下功夫,比如布局康养、物业这些赛道。

这种转变对普通人影响很大,以后买新房,不仅看房子本身,还得看开发商的运营能力,比如小区的物业服务、周边商业配套能不能长期维持。

像以前那种交房就不管的开发商,慢慢会被市场淘汰,而且房企搞运营能提供更多租房选择,在一线城市很受欢迎,这比私人房东靠谱多了。

可能有人会问,2025年房企还在面临5301亿的债务到期,会不会出问题?

其实风险正在出清,新增出险的房企少了,不少企业在重组债务,绿城现金短债比达到2.9倍,手里有395亿可用资金。

新城发展还发了3亿美元境外债,成了近三年首家重启境外融资的民企,这说明行业在慢慢稳住,那些活下来的房企,都是符合马云说的稳健发展逻辑的。

这些转变,本质上是楼市从野蛮生长回归正常,马云当年的预言不是说房价会暴跌,而是说行业会去掉投机水分,回到住的本质。

毕竟住得舒服,才是房子最该有的样子。



上一篇:中核山东核能公司增资至55.71亿元

下一篇:没有了